“我要让孩子赢在子宫里” ,未出生就“被竞争”的孩子,有多累?
点击↑ 关注“曾奇峰心理工作室”
北大父母嫌弃985儿子丢脸:父母太优秀,孩子被挫败?(点击)
如果有人问父母跟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?
我的回答是父母比孩子想得远。
这对很多人来说似乎是个太过普通的回答,那不是废话吗?父母当然比孩子想得远,他们是成年人,要考虑赚钱养家,吃喝拉撒,能不考虑得周全点吗?
但是父母考虑得比较远这件事情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意味着更多。
想得远首先影响的是他们对孩子的教育。香港TVB电视台做过一档叫《没有起跑线》的纪录片,里面香港父母的想法很具有代表性,因为香港教育竞争激烈,所以香港妈妈就有这样一种想法,她们觉得要考到好的大学,就必须考到好的中学,考到好中学就必须考到好小学,而要进入好的小学就必须进入好的幼儿园,要进入好的幼儿园就必须去好的学前班。
在纪录片里,有一个妈妈,在准备儿子面试幼儿园学前班时,惊觉儿子已经输在了起跑线,决定让二胎宝宝赢在子宫里。
因为某些有名的竞争激烈的学校,一年只收10个宝宝,还需要是一月份出生的。而一月份出生的宝宝,比12月份的大近1岁,大脑发育更有优势。
于是从受孕起就要掐准时间,以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。
这些父母都是着眼于未来,他们首先想到的是十几年以后孩子考大学的可能性。你上了好大学,你才能在社会竞争中占据优势,你才能获得一份好的工作,赚到足够的工资,提供得起好的生活质量。
当你总结这些想法,你就会发现,他们的眼光总是聚焦在那个客观世界中,或者按照他们的说法叫作现实社会,所有在他们看来有价值的东西都在未来将要面对的现实社会中,金钱、地位、房子、车子。所有这些都需要从这个现实社会中的获取。
但是我们父母的这种要向外看,去到那个客观世界中,或者那个现实社会中获取价值的想法其实跟孩子的需求是有矛盾的。
1.
孩子的需求
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童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,特别是六岁以下的幼年阶段。
一些父母一看到自己孩子无忧无虑快乐玩耍就开始焦虑,给他报各种兴趣班,学前班,恨不得用光他所有的童年时期,否则就感觉浪费了。这种想法其实对孩子伤害很大。
孩子在童年阶段有自己的“活”要干,只不过这工作你不能理解而已。我曾经在文章引用过一个概念叫作“心灵世界”,或者“内在世界”。这是相对于成年人所关注的客观世界的一个概念。
在人的婴幼儿阶段,是这个内在世界形成的关键时期。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,我们时刻关注着这个外部世界或者现实社会。对于幼童来说,现实社会怎样,对她们来说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与你的关系,与父母的关系。
孩子在这个阶段正在寻求一种关系,用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,孩子把自己和父母的关系当成他跟世界的关系的一种预演。他想看看,他来到这个世界到底会被如何对待。
你善待他,他的整个世界就充满善意,你关注他,他的整个世界就充满活力。你温柔地对待他,他的整个世界都会是温柔的。所以他拼命地想要获取父母的关注,一刻都离不开你。并且在这种爱和关注中,他感受到自己是有价值的,是值得被爱的,这无需去验证,因为很明显,他正在被实实在在地爱着,事实胜于雄辩。
用心理学的话来说,他正在寻求他的自体客体。他正在尝试在心灵层面与这个世界,与他者确认关系。我和这个世界到底是什么关系,我到底是个怎样的人?可能和大多数人想的不一样,这种终极问题是在人的婴幼儿阶段就已经被探索过了。
电影《后会无期》里面有句台词:“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,哪来的世界观?”如果按照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正好相反,人是先确立关系,形成世界观,然后才带着这些世界观去观世界的。
所以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,就是我们的父母给孩子的,教孩子的和希望孩子去做的和孩子需要的东西不一样。
我们的父母希望孩子朝外看,他们认为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在外部世界——事业,成就,金钱,地位。童年不就是为了成年做准备的吗?学习不就是为了将来获取这些有价值的事情和东西吗?
然而孩子需要的是什么呢?他需要的是你关注他,希望你能看到他自身的价值,他希望有那么一个世界,在这个世界里,他永远被爱被善待。而父母看得很远,想到方方面面,却唯独看不到孩子的价值。
2.
父母给的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吗?
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,讲到关于挫折教育的问题。在那篇文章中引用了乐嘉带着他的女儿穿越沙漠的故事,这个例子很好地体现了父母和孩子在教育上的矛盾。
故事的逻辑特别简单,乐嘉作为一个父亲,他希望他的女儿掌握一种能力,叫作“抵抗挫折”的能力。有了这种能力,他认为孩子就能够更好地面对未来。所以他带着他四岁的女儿花了四天时间徒步穿越70公里沙漠,来锻炼她抵抗挫折的能力。
整个过程可以说非常痛苦,他四岁的女儿不停地哭,哀求父亲不要再让她走了,甚至在半夜边做梦边哭。看他的日记,这70公里基本上是哭着走完的。
这件事情表面上是父亲为了女儿好,训练女儿抵抗挫折应对生活的能力。但是在更深的层面上,他在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经历告诉女儿:这是一个严酷且苛刻的世界,在这里你可能得不到无条件的支持,也不会被温柔以待。当你最为脆弱的时候,你哀求我说不想走了,但是我仍旧坚持让你继续走。现实社会是残酷的,就像你现在正经历的一样,这里不是你想怎样都行,你需要满足现实社会的要求,你才会被“放过”。
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,没有什么挫折比这个更大了,她从这个经历中收获了一个严酷的世界,一个严苛的父亲,还有一个被降低了价值的自我。
这就是一个拔苗助长,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故事。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目光长远、深谋远虑,提早帮孩子适应社会,而实际上却打乱了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,破坏了他心灵世界的根基。家长只看到这个有形的客观世界的影响,却对孩子心灵世界的摧残毫无觉知。
3.
虚弱的内在关系对我们的影响
当然,并不是说被这样对待的孩子将来很难成功,事实上,很多按照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成长起来的人都取得了不错的成就。但是在他们幼年阶段被塑造的跟这个世界的关系是很难被改变的。
这些人往往有一种普遍的想法,觉得不够,什么都不够,自己不够好,不够优秀,不够努力,不够聪明,不够勇敢。
他们期望自己每个方面都能获得更强的能力,就像美国电影里那个超人,超人各方面的能力比人类更为强大。他更有能力去影响世界控制生活,而我们普通人相比之下则太过无力了。
人的这种总觉得自己不够好,渴望如超人那样全能的想法,它对应的就是他们心里的这个苛刻的世界。因为这个苛刻的世界只容得下那个完美的你,那个更好版本的你。一旦你表现不好,生活中遇到困难暂时无法解决,你自己会很不待见你自己,你会一直焦虑,想把问题解决。在问题解决之前,你不愿意放松自己,不肯善待自己,非得时刻逼着自己不可。
这里面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过劳死,当然这个例子非常极端,极少数人会遭遇这种情况。但是的确很典型。那些在工作中过劳死的人,他不是对自己身体出了问题这件事情毫无觉察。人的身体非常坚韧,在崩溃之前会给你发出各种信号。而是他一定是长时间地虐待身体,对身体的危险信号不理不睬,才会导致这个结果。
那为什么这些人不停下工作,放松自己,调理好身体再去工作呢?不是说有人拿枪逼着他工作,而是他的内心早已形成了一个自己与世界关系的模板。
在那种关系中,生活是危险的,他只有满足了生活对他的要求,他才能掌控生活,更准确点说,他才能稳住生活,抵抗住生活对他的攻击。如果他做不到,那么他内心的那个内在父母,那个他者,那个自体客体就无法容忍他以那样的方式存在。你得满足生活的要求,而不是生活来支持你,这才是他内在关系的本质。
曾经读到过一个很好的比喻,说人呢,就像是一颗树,它是朝两个方向生长的,一个是往上,向天空中开枝散叶,去获取光能,一个是往下,深入大地去获取水分和矿物质。心灵世界就是那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地底世界,人的根是扎在心灵世界中的,你在心灵世界中,扎根越深越稳固,在现实世界里你的存在感就越稳固,就越是经得住风吹雨打。
作者:肉丝,迷茫中求索的80后,愿用我的文字和观点来结识各位同路人
RECOMMEND
推荐阅读